精品推荐 >>更多
您的位置:广西铜鼓 >> 广西铜鼓文化

河池人的铜鼓故事--广西铜鼓文化

发布人:广西铜鼓网   浏览 7258 次   发布时间:2011年6月10日   打印本页

铜鼓,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。史学界有“北鼎南鼓”之说,铜鼓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。
  河池,世界传世铜鼓之乡。全市现存民间传世铜鼓1400余面,几乎与全国馆藏铜鼓总量1460余面相等。河池沿红水河流域的地区至今保存着使用铜鼓的习俗,成为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“活化石”。
  但凡被冠以“活化石”之名的事物,往往意味着“濒危”,使用铜鼓的习俗也不例外。如何让这“濒危”的习俗传承下去?记者找到了三个一直在努力的人,从他们的故事中能寻求到一些答案。
  陈耀灵的收藏故事:铜鼓“救”了我的命
  东兰县政协主席陈耀灵有两大爱好,其一就是收藏铜鼓。家中堆积的76面铜鼓,让他成为目前所知的全国个人收藏铜鼓最多的人。
  被问及为何喜欢铜鼓,陈耀灵用了一句和铜鼓一样神秘的话:“我命中注定与铜鼓结缘。”13岁时,他到红水河边读初中,这个至今还不会游泳的“旱鸭子”,一年内三次掉进波涛汹涌的红水河,居然每次都神奇地化险为夷。父亲求问于一位算命先生,先生说他落的河段叫“铜鼓岸”,水中的铜鼓救了他。陈耀灵不迷信,却对铜鼓产生了兴趣。
  这样神秘的传说比比皆是,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:红水河一个深潭里有只叫“图额”的水鬼,它能叫老天下雨。天一大旱时,铜鼓就会飞入潭里和“图额”打架,打赢了就会下雨。这样的传说,让铜鼓成了英雄,人们相信它是富于传奇和神秘色彩的权力“重器”及通神“神器”,是镇村镇宅之宝。于是,铜鼓一代代传了下来,是为传世铜鼓。
  陈耀灵的第二个爱好是中药。他医技高超,18岁时治好了一位病人,对方用一面小铜鼓答谢,这是他人生得到的第一面铜鼓。几十年来,陈耀灵就是这样一边为群众治病,一边寻访收藏铜鼓,许多铜鼓都是妙手回春的回报。
  走上县领导岗位后,陈耀灵积极筹建“东兰铜鼓艺术博物馆”,让更多的铜鼓得到保护,让更多人了解铜鼓。县政府几年前划拨了3亩土地,但当时财政困难,迟迟未能动工,焦急的他甚至动了个人贷款建设的念头。
  陈耀灵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,博物馆已经开工建设。2008年,有着612面传世铜鼓的东兰被文化部授予“中国民间(铜鼓)艺术之乡”称号,全县对铜鼓的重视达到空前的高度。一个宏伟的计划正在酝酿中——东兰希望用5年时间,整体树立东兰铜鼓“国家级”、“世界性”的品牌形象,做大做强铜鼓文化产业,使之成为文化和经济的一大名片。确定的建设项目中就有陈耀灵梦寐以求的铜鼓博物馆。
  韦万义的伤心故事:我的铜鼓裂了
  11月8日,83岁的退休老人韦万义有些伤心。拜访他时,他正在擦拭一面铜鼓,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抚摸自己的儿孙,嘴里重复着一句话:“我的一面铜鼓裂了!”
  韦老是东兰铜鼓重要的收藏家和研究者。第十一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时,县里借用了他的铜鼓,敲打时裂了一个,老人很是心痛,但还是很大度地表示:“没关系,可以补补。敲难免会破,就怕没人敲!”
  破裂的铜鼓引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:鼓裂了,可以补;文化若是断了,还能补吗?
  现代文明让铜鼓文化面临着严峻考验。人们不再相信铜鼓是生活的圣物,不再迷信它的神奇功能,不再敬畏和崇拜它,仅仅当作是一种娱乐工具,对其价值知之甚少。铜鼓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积淀了2700多年的文化,包括铜鼓舞、铜鼓歌谣和民间传说。
  在传统壮族蚂拐节中,铜鼓是最重要的器物。在持续一个月的节日里,是各村寨铜鼓的大展示,也是铜鼓文化传承的最好时机。韦万义说,东兰曾有168个供举行蚂拐节的蚂拐亭,后来被当作迷信产物毁掉了。现在的蚂拐节,纯属表演性质。以前在瑶族村寨,当感受到神秘的压力,就要举行“大还愿”活动,持续12个昼夜敲打铜鼓,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现在完全停止了。
  用得少,会敲铜鼓的人也少了,能熟练掌握技巧的年轻人更是凤毛麟角。参加第十一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的300名铜鼓手,多是40岁以上的人。65岁的鼓手梁水安深深地担忧:“年轻仔出去打工多,就喜欢打牌、唱卡拉OK,不喜欢敲铜鼓。”
  为了不让文化断裂,韦万义进行不懈的努力:全心培养儿媳妇韦妮,希望她能继承自己的衣钵;把自己收藏的其中9面铜鼓拿回老家长江乡周乐村,让村民们自由学习;不顾年事已高,组织铜鼓队外出表演;编写一本关于铜鼓的专著,历经十载,书还未成。
  让韦老欣喜的是,政府一直在努力。1999年,河池决定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,每年一届,由本地区11个县(市、区)轮流承办。该节已经成为河池市弘扬民族文化,特别是保护和挖掘铜鼓文化的重要活动。今年,艺术节来到东兰,“铜鼓回家”激发了很多人的兴致。
  2004年,自治区文化厅启动“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”保护工程,以铜鼓保护为基础,以铜鼓艺术传承为核心,以铜鼓艺术使用的文化空间的保存为重点,力图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。河池开设了10个铜鼓传习班,在东兰和南丹各建立了一个铜鼓艺术生态保护村。东兰的保护村设在长江乡兰阳村,几年的陶冶,让兰阳村铜鼓文化氛围日渐浓厚,全村超过半数的人会敲铜鼓。
  梁富林的奋斗故事:保护好每一面传世铜鼓
  梁富林,河池市文物管理站站长,研究铜鼓30多年,我区知名的铜鼓研究者,一直为铜鼓不停奔波。他认为:“传承铜鼓文化,根本在于树立群众对铜鼓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。要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结合起来,让群众在产业开发中获益,从而自觉珍惜和传承铜鼓文化。而当务之急,是保护好我们的传世铜鼓。”
  民间传世铜鼓经过长时间使用,破损十分严重。2000年,河池市文物站进行铜鼓抽样调查:所调查的87面铜鼓中,完好无损的仅22面;严重破残、已经完全不能使用的9面。清朝道光年间,铜鼓铸造技术失传,后人多方努力,却效果不佳,只能把老鼓敲到烂为止。
  文物贩子的倒卖,让铜鼓流失严重。《文物法》规定,传世文物不能自由买卖。而河池民间历来有自由交换和买卖铜鼓的习俗,河池铜鼓都是从外地买或交换得来的。严格禁止自由买卖,对民间铜鼓的发展和铜鼓文化传承极为不利。传统习俗和法律的冲突,给了文物贩子可乘之机。一些人打着“收藏家”的旗号,进行铜鼓非法买卖活动,如2000年前后,南丹县城一药材商在乡下购买近30面铜鼓,现都已下落不明。
  2005年,河池市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对该市传世铜鼓情况进行调研,指出:“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,估计在50年后,我市1/3的民间铜鼓将完全损毁;100年内,2/3的民间铜鼓将完全损毁,世界‘传世铜鼓之乡’的美名将不复存在。”
  为了保护铜鼓,1997年,河池地区行署发布了《关于保护民间传世铜鼓的通知》;2007年,河池市政府又下发了《关于加强民间传世铜鼓保护管理的通告》,明确了民间传世铜鼓的管理流通方式等。在实施的“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”保护工程中,全市的每一面传世铜鼓配上了“户口本”,记录着鼓所在地、鼓主情况、鼓的特征等,并配上照片。
  2002年,在梁富林的配合下,环江县驯乐乡铸鼓工匠韦启初、韦启参兄弟成功解决了铸造中的难题。这给了梁富林极大的希望:“如果能铸造出完全符合民间需要的新铜鼓,就能以新代旧,让传世铜鼓都得到保护。”
  遗憾的是,这样的铜鼓还是没能铸出来。梁富林有些失落:“连续敲五六个小时,鼓面就发热,声音变了,传世铜鼓敲几天几夜都没事。”其实,梁富林不必过于失落:不少人开始用韦氏兄弟的铜鼓。毕竟,现在很少有人连续敲五六个小时铜鼓,更别说几天几夜了。  

 (广西新闻网记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韦淞译 刘廷智)